

《中医临床经验心传》的中医眼科学部分,系统梳理了各类眼科病症。从胞睑疾患,如针眼、椒疮、倒睫拳毛等常见疾病,到两眦疾病,像漏睛症等;从白睛疾患,如金疳、火疳,到黑睛疾患,例如花翳白陷、凝脂翳;还有瞳神疾患,包括视物异色、如银内障等,以及其他如眼底病变等各类眼科病症,均有详细阐述。

以常见的针眼(麦粒肿)为例,书中首先深入分析病因病机。麦粒肿多因风热相搏,客于胞睑,阻滞脉络,或脾胃蕴热,上攻于目,致气血凝滞而成。在辨证论治方面,分为风毒外束、热毒上攻、气血不足、脾胃伏热。对于风毒外束,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采用荆防败毒散合仙方活命饮;对于热毒上攻,治疗以清热泻火解毒,采用泻黄散合清胃散;对于气血不足,治疗以健脾益气养血,采用托里消毒散;对于脾胃伏热,治疗以清脾散热,采用清脾散。
在临证权变中,若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不愈,郑伟达教授会在药方中适当加入扶正之品,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若麦粒肿已化脓,除了内服药,还会结合外治法,如切开排脓等,并在术后配合中药调理,预防复发。调护部分,会指导患者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饮食上宜清淡,忌辛辣油腻食物等。





这部著作中的中医眼科学内容,对中医眼科临床工作者而言,是一部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它为临床医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眼科病症时,提供了清晰的诊疗思路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年轻医生快速积累经验,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书中通俗易懂的阐述和实用的护眼保健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眼部健康状况,运用中医方法进行日常的眼部疾病预防和调理。《中医临床经验心传》的中医眼科学部分,是对中医眼科临床经验的一次全面总结和传承,为中医眼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中医眼科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眼部健康事业。

郑伟达 教授
中共党员,农工党员,中医主任医师,祖上五代行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郑孙谋教授,亦是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奠基人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的关门弟子。福建省第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福建省委会副主委,中央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肿瘤分会顾问,社会办医管理分会党的工作小组组长,科学技术奖励审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3级中医教改实验班校外导师、临床特聘专家;福建逸仙诗词学会副会长,《新国风诗刊》社社长,福建省诗词学会诗词研究院院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第五届、六届副会长,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协会副会长,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第461次、611次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中国萧军研究会第二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获得者,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从医48年,擅长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等根治性手术后中医康复治疗和中晚期癌症放、化疗后增效减毒中医调理;对内、外、妇、儿各科病症,诸如老年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肥胖、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心脏病、高血压、乙肝、肝硬化、偏头痛、失眠、抑郁症、高脂血症、胃病、腹痛、便秘、中风、甲亢、胆囊炎、胆石症、肾病综合征及泌尿系感染,男性遗精、阳痿、前列腺炎、不育,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等疗效确切。
郑伟达教授以其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精湛的医术、诗人的胸怀、处事不惊的气度、居功不傲的性情、与世无争的心态、与人无碍的中庸性格,紧密结合其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多年的临床研究、诊疗实践,研制国家抗癌新药慈丹胶囊及参灵胶囊等十八种抗癌系列药物。慈丹胶囊入选“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立项课题并取得重大科研新突破。
郑伟达教授首提癌症瘀毒理论学说,独创伟达慈丹“四位一体”——心疗、药疗、食疗、体疗——抗癌康复疗法,倡导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肿瘤,先后出版《郑伟达中医治疗肿瘤经验集》《八名方临床应用》《抗衰益寿妙决》《郑伟达医论集》《处世心语》《疑难杂病中医治验录》《郑伟达诗词》《四位一体疗法治疗肿瘤》《肝癌瘀毒论》《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与吴孟超院士合著)《癌症瘀毒论》《防癌抗癌食疗金方》《黄帝内经新解》《中医临床经验心传》等60本医学著作;编著《慈丹清韵——诗词见证伟达创业之路》《郑伟达诗词》《慈丹集》《医余吟草》《杏林吟稿》《杏林建言》《慈丹堂诗词》《郑伟达诗词笺注》等10余本诗词著作;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全国30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其先进事迹并载入《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