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工作期间,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他树立了“做一个让病人满意的好医生”的信念,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广大病患者服务,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始终把医疗质量、诊疗安全放在首位,对医疗管理、临床科室、护理、药学、院感等,均严格按卫计委规定的实施细则执行并落到实处,杜绝医疗事故和严重医疗差错发生;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当朋友,要换位思考,得到病人的信任。他的上班时间是周一至周六,原则是:“门诊病人没看完不吃饭,当天事情没处理完不下班。”要让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佳的治疗;要有过硬的技术为病人诊治,以“五心”服务获得病人满意;手机电话24小时开机,几乎每天都有病人或家属的来电、短信、微信,无论是电话还是微信,都会认真对待,及时给于指导和帮助。“为医者,要知病患疾苦,视病患为亲人,治病救命是我们医生的本质工作,病人治愈就是我们工作最好的回报。”得到了众多患者的一致好评,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具有一定荣誉基础。
郑东海同志出生在中医世家,自小受家教“发扬国粹,走中医之路”的影响,立志学习中医事业。12岁开始随父临证抄方。悉心总结家父治疗疑难病症的经验。是郑伟达教授的学术传承人,从小目睹肿瘤患者所遭受的痛苦,更坚定了“慈爱众生,丹心济世”的理念,贯彻医院“服务为先,疗效为本”的宗旨,他拜师于囯医大师路志正、吉良晨,白天临证,夜晚攻读,已成为郑东海同志十多年不变的习惯,苦读名医师著作,还四处寻找注本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近二十多来一直从事肿瘤的研究和临床一线工作;注重中医治未病、癌前病变的预防调理;注重肿瘤术后的康复巩固治疗,预防复发与转移、临床上总结肿瘤关键治疗原则:正复则积(瘤)自消”,揭示中医肿瘤的核心病机:“升降失常、瘀毒互结内环境”。提出运用中医思维运用于整个肿瘤治疗过程,并积极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和四位一体治疗肝胆肿瘤和疑难杂病,提出“毒蘑菇土壤治疗”“马蜂窝治疗”理论。认为肿瘤患者手术前要应用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提高免疫力,在肿瘤中把心疗发挥前提作用,激发患者自身的积极能动性,让身体处于最佳状态迎接手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术后中医辨证施药,促进机体的康复,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这样形成一种以手术为中心,以减少复发和转移为目标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围手术期治疗)对肿瘤术后抗复发治疗、对头痛、失眠、胃痛、肝胆疾病等疑难杂病中医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肝胆胰肿瘤术后四位一体免疫修复抗复发治疗、癌性疼痛、放射性肝肠炎、癌性发热、癌性胸腹水等颇有心得。解除和延长了很多患者的痛苦和生命。
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郑东海同志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跟随我国肝胆外科创始人和开拓者吴孟超院士学习并在综合六科出门诊和做科研,在这个期间用创新的思维,在肝癌西医治疗基础发挥中医的优势,创立了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肝癌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申请成功召开科学界最高规格——香山科学会议(第461次、611次),提出肝癌治疗四早原则,慈丹四位一体治疗肝癌疗法、探究肝癌中医发病机理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得到吴老的好评和患者的认可。
2014年1月至今每周二下午参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肝胆外科专家牵头的多学科(MDT)会诊,强调中西医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大大地降低了肝癌术后的复发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郑东海同志心系灾民,灾后立即号召全院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 2009年郑东海同志为中央苏区老区的发展与建设捐款十万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以改善老区的建设; 武汉新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疫情就是命令,郑东海放弃春节假期休息,留在北京单位,根据2003年SAS的经验与恩师国医大师路志正和郑伟达教授一起分析此次疫情致病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主要与痰热郁闭有关(路志正国医大师的病机分析)通过宣肺透邪,清解郁热、升清降浊,化湿祛痰、解毒化瘀等办法进行辨证施治,提出中医可以全程参与防控和主动预防新冠状病毒方案。并做了以下工作:1.参与出中医预防治疗新冠状病的中药预防处方,2.为社区和周边群众免费分发预防病毒的中药并捐款购买口罩给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3.作为农工党中央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成员向第一时间向农工党中央报送3份提案,简要内容:中医要起主帅作用、全程作用。除了隔离切断病源同时,要给高危群众分发中药进行主动预防,给疑似病例提前中医介入治疗,不要等确诊后再治疗。特别是用中医预防重症肺炎发生,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每个治疗团队都配上中医医生形成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同时建议用中医药提高一线临床前线医护人员抗病毒能力。此建议得到农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形成整体提案报送党中央和国务院。4.向朝阳区卫生局领导主动请缨,要求请战去临床一线。5.郑东海与郑伟达教授2003年编著一本《新瘟疫论治——谈非典的治疗》,此次疫情发生,正在紧急收集资料编写新冠状病毒中医治疗的新书。6.随着春节假期后就诊高峰的到来,门诊病人明显增长,交叉感染风险增加,且各种罹患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为新冠病毒肺炎高危人群,郑东海利用现代化媒体平台,积极参与线上门诊,回答广大群众在此期间的健康咨询300多个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线上咨询义诊服务,有效减少病患和家属到医院等公共场所聚集。
郑东海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和科研工作者,全力协助院长并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做好各项工作,勇敢禁区、敢破难题、勇于创新,开辟了肝癌中西医优势互补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医德高尚、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解除患者病痛,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2003年被授予“福建省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福建省委员会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党员”的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健康信使”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2017年6月被评为农工福建省委员会评为先进党员。2016年5月获得“首都劳动奖章”。2016年12月农工党中央刊物《前进论坛》“党员风采”栏目中刊登了介绍 本人事迹的“慈丹爱心、丹心济世”的文章;2019年10月1日受邀参加建国70周年北京天安门国庆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