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院与老年护理机构那个好
日期:[09-09-10] 来源: 北京伟达中医院
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15日电 昨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王店镇四喜社区,76岁的居民李珍宝笑呵呵地迎了出来,“家政服务员刚走,还带了几件衣服回去洗呢。”她说。李珍宝的子女都因下岗外出打工了,她没有退休金,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胆结石等多种疾病的她靠去世老伴的抚恤金过着独居生活。好在从去年10月开始李珍 undefined undefined宝享受到了“居家养老”待遇,于是她的家里多了一名新“成员”——40多岁的家政服务员李小玉。
搞卫生、买菜、洗衣服……李小玉揽下了大多数家务活。对李珍宝来说,有人帮她做家务固然高兴,但更让她开心的是终于有人陪她拉家常了,“李小玉就住在我家附近,每次上门服务态度都很好,事情做完了就陪我说说话。”据四喜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涵明介绍,该社区目前已为12位无人照顾的孤老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招聘了5名下岗工人作为家政服务员,“他们每次服务1小时,每周服务3次,每小时10元,每个月初社区都会和这些家政服务员结账。”张涵明说。
作为秀洲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先行者,王店镇的6个社区率先在去年10月启动了该项服务,截至目前共为99位符合条件的老人配备了家政服务员。对下岗待业在家的“4050”人员来说,从事家政服务也能给他们带来一部分收入贴补家用。从上个月开始,该镇民政办又想出了新点子,每天为出门不方便的部分孤老提供中、晚两餐饭。负责送饭的下岗工人马师傅告诉记者,这些老人平时生活很清苦,这样做可以改善他们的伙食。上午10时40分,马师傅骑着自行车将热气腾腾的午饭送到了梅溪社区梅溪新村3幢盲老胡雪根的手中。“饭是从王店镇敬老院食堂拿来的,一天送两顿。”马师傅说。五保老人胡雪根对记者说,马师傅不是梅溪社区的家政服务员,为了给他送饭,每天都要兜一个大圈子,同样他也承包了胡雪根家里所有的家务活。
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区财政为“居家养老”投入了120万元,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全区各镇、街道推广,共有304位老人享受到了该项服务,服务对象为空巢老人、不愿去敬老院养老的孤老、低保低收入老人及特殊对象(残疾人等)。毒后单放等。
搞卫生、买菜、洗衣服……李小玉揽下了大多数家务活。对李珍宝来说,有人帮她做家务固然高兴,但更让她开心的是终于有人陪她拉家常了,“李小玉就住在我家附近,每次上门服务态度都很好,事情做完了就陪我说说话。”据四喜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涵明介绍,该社区目前已为12位无人照顾的孤老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招聘了5名下岗工人作为家政服务员,“他们每次服务1小时,每周服务3次,每小时10元,每个月初社区都会和这些家政服务员结账。”张涵明说。
作为秀洲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先行者,王店镇的6个社区率先在去年10月启动了该项服务,截至目前共为99位符合条件的老人配备了家政服务员。对下岗待业在家的“4050”人员来说,从事家政服务也能给他们带来一部分收入贴补家用。从上个月开始,该镇民政办又想出了新点子,每天为出门不方便的部分孤老提供中、晚两餐饭。负责送饭的下岗工人马师傅告诉记者,这些老人平时生活很清苦,这样做可以改善他们的伙食。上午10时40分,马师傅骑着自行车将热气腾腾的午饭送到了梅溪社区梅溪新村3幢盲老胡雪根的手中。“饭是从王店镇敬老院食堂拿来的,一天送两顿。”马师傅说。五保老人胡雪根对记者说,马师傅不是梅溪社区的家政服务员,为了给他送饭,每天都要兜一个大圈子,同样他也承包了胡雪根家里所有的家务活。
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区财政为“居家养老”投入了120万元,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全区各镇、街道推广,共有304位老人享受到了该项服务,服务对象为空巢老人、不愿去敬老院养老的孤老、低保低收入老人及特殊对象(残疾人等)。毒后单放等。